俞和军 发表于 2019-2-26 22:56:35

如何看待让学生出手抄报?

让学生出小报是很多小学、初中的保留“节目”,尤其一些专题教育,如“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法治教育”、“环保教育”等,还有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儿童节"等,很多学校总会要求每个班出几份小报交上来进行全校性评比。淘宝甚至诞生了出售小报设计轮廓(买回来只要涂色、写上文字就可以了)的生意,出一份小报常常是费时费力,很多还需要家长参与找资料、一起构思等。大家是如何看待让学生出手抄报这样的现象?或者自己的学校有什么好的做法一起分享。

万步侠 发表于 2019-2-27 14:50:08

上面的文件要求不断,下面学校就会继续进行,而且出小报能锻炼孩子的能力成为了老师的一种“共识”,那么接下来就无法避免了。

wx_ni7l_CILvb 发表于 2019-2-27 14:59:06

我以为是过程管理的问题,出小报本身肯定是好的,本应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老师们鼓励有加,但是过程中加入了所谓的竞争、评比,这就逼得家长不得不出手相助了,由此成了负担。还是应该要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引导。

宣斋 发表于 2019-2-27 16:08:14

对于出小报,原意是好的,也是真的能够锻练孩子的能力的,只是有些时候过分注重了评比,以及过分的宣传,才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龙泉许东宝 发表于 2019-3-1 13:59:48

别看小小手抄报,还真的能锻炼孩子的。版面设计、内容查找、具体书写、文章创作、构图上色等,以及出现了科技、英文、数学等手抄报。办报的话,既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些时候还要到社会上找材料,还可以提升沟通交往能力。可见,手抄报的确是一项好作业,但,经常布置此项作业又是不可以的,可能完成的时间比较多,会引起家长们的反感。其实,我们不单单是要少布置一点,或者是精准布置一、两次手抄报作业,更要引导好学生相互看报,培养学生读报看报的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dzh6024205 发表于 2019-3-11 14:14:43

从人的成长角度而言,我是这样总结人生经历的:作业—作品—产品—商品。斯认为作业完成出色的人,可以引导其创作作品,有社会价值的作品就有必要送厂家生产出大量产品了,生产出来的产品经过销售渠道来到消费者手中的,这时候的产品就成了商品。从这个层面讲,我们让学生出手抄报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但作业完成不了或完成得不好的学生则没有这个资格去做更加难、要求更高的作品了。我们不但要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手抄报等之类的手工作品,更应鼓励学生争取自己的作品成为产品乃至商品。

伊人 发表于 2019-3-11 17:41:21

周末,我布置学生出«骆驼祥子»读书手抄报,要求内容详实,排版美观,书写整洁,主题突出,自拟醒目标题等。我以为,出手抄报有必要。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比写一篇读书报告要有趣得多。当然,面对这样的作业,语文实践能力差的学生纠结了,完成作业质量上打折了。手抄报交上来后,让课代表组织评选,予以表彰,挺好的。我以为手抄报是学生语文学习较好的一种方式,可以多做做。

徐如松 发表于 2019-3-11 21:02:20

出小报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不单单是抄写几篇文章的事情,还涉及到阅读、选稿、编稿、排版、插图、美工等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诸多好处,而且还便于展览、交流。所以,学校至今把它当做“保留节目”。让学生出小报,不仅要看结果出得好不好,更应该重视“出”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了过程,目的就达成了大半。

赵占云 发表于 2019-3-12 09:32:05

做手抄报应该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实地采访、上网搜寻、查阅图书等方式进行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美术、想象等能力有着积极的帮助。但是如今不少学校将手抄报变成了一个比赛项目,于是就有点变了味道。不少想获奖的小朋友(家长)就会想方设法获得奖项,“家长作品”、“网购作品”等非学生作品也被“放上”了领奖台。的确家长或者网购作品确实是会让人眼前一亮,可是这样一来就抹杀了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

阿国 发表于 2019-3-12 10:48:26

出手抄报的本意都是好的,哪怕不是人人制作的手抄报都能出彩,但毕竟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也是一种成长的经历,只是需要强调,别让学生的锻炼成为了家长的锻炼和痛苦,既然承认多元智力的存在,自然不可能每个孩子的智力趋向都在艺术审美,从中看到学生的态度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才是布置手抄报作业的真正目的,一如爱因斯坦的三个板凳!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看待让学生出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