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话坊
标题: 教师集中培训如何更有效? [打印本页]
作者: 骄阳 时间: 2025-8-19 15:33
标题: 教师集中培训如何更有效?
假期余额严重不足,开学在望。教师刚刚完成了两个暑期网上学习:一个是“暑期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专项研修”(不少于120分钟);另一个是智慧中小学App上的10学时学习。又将迎来集中的24学时培训。这个项目一般是由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室合作,分学科进行的集中培训。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经常期盼:怎样的研修更有效?能不能个性化选择研修项目,修满完成任务得学分?集体的培训式研修,总是众口难调,大家所在地的暑期研修是怎么做的?有没有较好的方式?
作者: 宋国萍 时间: 2025-8-20 11:39
1.暑假一开始,我就完成了这两个培训。虽然有不少“攻略”可以让我快速拉完进度条,但是,其实按需学习一下也挺不错的。
2.要让研修有效,首先必须是任务驱动——找准老师们真切需要的“培训点”,设置培训菜单进行个性化定制,,让大家按需选择若干项,培训的效果一定会大大增强。
3.培训的地点也非常重要。虽然说可能大家都希望培训时间、地点机动,但是毋庸置疑,选择一个环境舒适、相对静谧的地方开展集中培训,让大家暂时忘了俗世纷扰,专注于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修,应该会更加容易“走心”。
4.很多时候培训前后还得教师自行安排课务、班务,这是导致老师们培训不专心的一大原因。所以,适当安排,让老师们“免于后顾之忧”也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 龙泉许东宝 时间: 2025-8-20 11:55
当老师的,总要与时俱进的,总要多学习的!现在,生活节奏快,物品更新快,学生也差不多,每过一个假期,好像都成长了许多。新学期,怎么样教好学生,所以,教师的学习尤为重要的!特别是2个月,有点长,不学习的话,也就很快过去的,可见,还是找点乐子来做做的。那,什么乐子比较好,还是进修学习比较好吧!暑假刚开始,我也进行了2天的视频学习,视频中专家学者讲的太好了,大家纷纷在留言栏里点赞留言的。如果不在假期里进行,而是放在上班时间里,工作、学习同时进行的话,那是比较烦的。可见,假期里进行培训的话,时间上应该完全正确的!最起码没有了请假找代课的烦恼了啊!
作者: 浩军 时间: 2025-8-20 12:34
教师在假期中怎样的研修更有效呢?我觉得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参加培训的心理状态。很多教师会同时存在“想提升”和“想休息”的矛盾,既明白培训的必要性,又难以平衡个人需求与工作要求,容易在积极参与和被动应付之间摇摆。所以,组织教师集中培训的内容、形式要充分考虑老师们的个人需求,强化积极心态,改变消极心态。 其次,研修既要有规定动作,又要因人而异。通过网络视频的自主学习,重点学习理解新教学理念、新技术工具的内容。分学科请专家现场指导技术应用、新课程教学行为与方式,让每位老师有期待,期待着通过培训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若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教学需求(如理论空洞、形式化严重),教师可能会觉得“浪费时间”,担心无法转化为教学成果,产生焦虑感,进而排斥培训。 此外,假期集中培训要合理安排场地,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做到张弛有度,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让教师与同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在互动中给老师们带来归属感和新鲜感,缓解假期自主学习的孤独感。
作者: carddie 时间: 2025-8-20 12:46
关于集中培训更有效,我认为组织者需要思考三个点:
1.以问题为导向。培训一定是为了解决平常教学中的普遍问题,既然要集中培训了,那么提前应该调研好教师工作中遇到的普遍难以解决的问题,以真实问题为导向,通过学习赋能解决方案。
2.以讲座和实际讨论操作为形式。通常讲座能够赋予一些知识内容,但是AI时代最不缺的是知识,最缺的是对知识的判断能力,那么在培训的过程中,少量的导向性知识(讲座)之后让老师们自己讨论,形成新的观点和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算有效 。
3.多一些留白,少一些榨干。集中培训一般都叫学习,学习需要消化,需要实践,需要反思,把学习内容排满的做法有效性极差,在时间的安排上应该更多一些留白。
作者: 静若夏柳1 时间: 2025-8-20 13:54
暑期期间,刚在网上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专项研修工作,培训规定,每位教师必须达到120分钟的学习时长才算合格。我可以肯定地说,暑假期间这个培训,大部分教师流于形式,只为完成培训时长,只要合格了,就不会去认真深入学习。并非培训内容不好,恰恰相反,如果有心的教师在认真学习这些培训视频,一定会收益匪浅,但因为培训时间选择在暑假休息时间,大家都不会静下心来沉浸式学习。所以我觉得,接下来的教师集中培训,可以结合暑期的人工智能素养专项培训,抽取一块在教学中比较实用的内容,提前下载好相关软件,选择在机房中对教师们进行集中培训,动手操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学会一些人工智能的技能,并能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应用起来,这样的集中培训应该是有效的。
作者: 吴笔建 时间: 2025-8-20 14:42
学习是教师内在的一种自觉行为,只要内驱力尚存,培训学习肯定会有收获的。以暑假培训为例,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专项研修,内容是相当丰富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我觉得收获挺大的。教学相长,学无止际,毕竟人工智能素养是热门的话题,为师者非常有必要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以辅助教育教学工作。
当然众口给调,每位老师的需求不同,学习目的也是不同,对通识教育的培训,难度极大,如要取得更好的效果,不凡扩大培训内容,让老师们有机会各取所需,达到培训效益最大化。
作者: 吕玲飞 时间: 2025-8-20 16:19
暑期培训如何更有效?今年暑假给自己安排的培训比较多,一个90学时的AI赋能语文教育,一个4天的心理学导师培训,一个学校的网络普法安全培训,还有一个浙师大的儿童文学讲习会,智慧中小学的学时培训和教材研究培训尚未安排上。总体来看,想学的很多,消化能力却有限。我觉得还缺少一点取舍的能力。哪些是必做动作?哪些可以适当放松?
作者: 徐如松 时间: 2025-8-21 10:36
首先要摆正心态,因为教师参加集中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组织方来说,每次集中培训都精心制定好了课程计划,好比一桌盛宴一样。其次,教师要围绕培训主题提前介入,反思自己存在的困惑与期待,做到有的放矢。最后,受训时教师要主动与专家互动对话,往往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资源、信息与效果。
作者: 赵占云 时间: 2025-8-29 14:50
教师的集中培训应该注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适用性,比如今年秋季新教材的使用,教师迫切需要对新教材的解读,需要专家的重要引领才能在开学后不至于手忙脚乱。针对于不同学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设置培训内容,不少像音乐、美术、科学等小学科,因为教师人数较少,可以跟临近兄弟学校或通过网络培训等形式进行组合培训,让培训的效率和覆盖面最大化。另外,所有涉及到的教师培训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少些“理论性讲述”,多些“实操”技能,让教师能够将培训的内容应用于实际教学,而非简单的“赚学分”“攒学时”。
作者: 树人中学张祖平 时间: 2025-8-30 16:26
我希望组织者在设计培训项目的时候,能遵循以下原则:可选择、能互动、有收获。这三点,是让培训从“负担”变为“福利”的关键。
首先,是“可选择”。 教师们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而非一张白纸。他们的学科背景、教龄长短、面临的挑战和兴趣点各不相同。统一的、强制性的“大锅饭”式培训,往往针对性不强,容易让人心生倦怠。因此,培训项目应提供丰富的“菜单式”课程,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这既是对教师专业判断力的尊重,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实现“按需充电”。
其次,是“能互动”。 培训不应该是专家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们的宝贵经验本身就是一座座富矿。优秀的培训应创造充足的机会让参与者交流、研讨、碰撞思想。可以通过小组案例分析、实战工作坊等形式,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贡献者,而不仅仅是听众。在互动中,我们不仅能从讲师那里获取新知,更能从同伴身上汲取灵感,形成学习共同体,解决真实教学场景中的困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有收获”。 培训的终极目标是赋能教师,回归课堂。因此,内容必须接地气、可转化。理论要精炼,重点应放在具体的方法、策略和工具上,让教师们在培训结束后,能带着一两件“拿起来就能用”的利器回到学校。这份“收获”感,是培训价值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对我们宝贵时间的最好回馈。
作者: 树人中学张祖平 时间: 2025-9-2 13:17
本帖最后由 树人中学张祖平 于 2025-9-4 07:10 编辑
以班主任培训为例,培训的内容往往和“爱心”、“细心”、“恒心”有关。这些品质固然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是永不褪色的教育情怀。然而,在当今的教育生态下,仅靠情怀已难以应对日常工作中扑面而来的挑战。当一位班主任被淹没在数十个需要填写的在线表格、频繁切换的不同政务平台和不断催交的数据上报任务中时,空泛地要求其付出更多“三心”,不仅显得苍白无力,更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说教。
如果培训组织者能深入到班主任工作的一线,弄清他们每天要在多少个系统里来回切换、填写多少张表格……再量身定制一些提升班主任信息技能的培训,这份体贴就给了他们最实在的“爱心”;这份对细节的较真就是最精准的“细心”;而当效率真正提升时,班主任就能在满满的成就感中迸发出更多“恒心”,从而更加坚定地守护在育人第一线。
作者: 陈宝国 时间: 2025-9-3 10:00
培训内容要切合时代要求、老师需要。教师培训除了认真听记,还要联系实际,联系自身,积极思考,加强实践,效果才会明显。如果培训只是看看听听,浮光掠影,那样就会收效甚微。
作者: 龙泉许东宝 时间: 2025-9-5 12:59
培训时,台上的导师可能不要通篇而讲吧!自顾自己头头是道,而台下老师也干自己的事情,没有静心学习,没有参与到培训中,也就是说,导师和学员各自为阵,培训效果就好不了。现在的培训,培训方案严格审核的,培训操作性强,预设应该有效果的!如果参训老师是单位要求去,而不是本人从内心出发,参训时,就是为了参训而参训的话,就是导师讲课水平高,学员自己来应付一下的话,效果也好不了的。当然,培训中,导师就是用PPT照本宣科,没有培训技巧的话,参训老师也是要昏昏欲睡的。大人的话,虽然有一定的自控力,就是台上讲师讲的不好,但碍于面子,也不会离场,但没有料的培训,时间过长,可能也会坐不住的。所以,让培训更有效,导师讲课要有真才实学,风格上还是要轻松活泼会更好点。学员的话,既然来培训,总要认真学习,勤于笔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吧!我想,导师讲学生动有干货,学员们虚心学习,这样培训应该有效果吧!
作者: 树人中学张祖平 时间: 2025-9-12 13:59
本帖最后由 树人中学张祖平 于 2025-9-12 14:00 编辑
我给很多教师做过信息技能培训。我没有坐在讲台边长篇大论,而是把老师们请进了机房,让他们先在手机上用耳机听我录制的微课,同时在电脑上操作。当他们有问题时,我让他们互助解决。当他们无法解决时,我逐一走上前去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把Word中插入的图片固定位置,如何高效地录制微课……这样一次培训下来,我在机房里来回走动,老师们的问题此起彼伏。我发现:老师们的信息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堪忧。尽管我们已经处在一个AI时代,但是跟教学有关的信息技能,老师们知之甚少。在我这样接地气的培训之后,他们收获颇丰。
作者: 赵占云 时间: 2025-9-12 14:35
这学期的教师在职培训选课被退了,原因是这学期突然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培训没有开设,而这些老师上学期没有报培训,这学期就一定需要报一次培训,于是报了综合学科的培训,导致这些综合学科超过预期人数,培训部门进行机选筛除了一部分老师。这种情况其实一直存在,教师对自己的培训计划全部取决于上级培训部门开设什么培训课程,很多学科教师因为各种问题,是无法选择自己有兴趣、想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培训的。因此,我认为,教师的集中培训,还是要根据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兴趣进行开展,能够在开设培训前进行基层的摸排,筛选出符合大多数教师“口味”的培训内容。
欢迎光临 教师话坊 (http://bbs.teachers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