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话坊

标题: 家访一定要去家里吗? [打印本页]

作者: 俞和军    时间: 2019-3-15 22:16
标题: 家访一定要去家里吗?
        现在对家访一般都有要求,要求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班主任的家访率达到100%,并且要求去学生家里家访。如果在以前,去学生家里家访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的,学校规模比较小,学生住的比较近,班主任不用花很长时间就可以完成家访任务。现在随着新农村改造、城中村拆迁,以及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住的地方比较分散,一个上午往往走不了几个家庭。现在家长接送孩子的现象比较普遍,我觉得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家访”。再加上通讯手段的多样化,家访形式完全可以多样化:如微信、QQ聊天;电话聊,甚至家长来校。
      欢迎大家就家访的方式、家访的内容等进行讨论。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9-3-15 22:54
这个话题应该早就议论过的吧?在没有手机的时间里,家访那是实实在在的,从步行到骑自行车到驾驶摩托车到开汽车家访,可见时代的进步。而今手机电话,微信通畅,家访可以多样。只要目标达成,采用哪种方式都行。
作者: 龙泉许东宝    时间: 2019-3-15 22:55
现在通讯发达,完全可以利用视频家访,了解学生的在家情况,也可以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育好学生。就从家访的沟通联结功能来讲,是可以利用群或者电话来完成,毕竟可以为教师节省很多时间,从而减轻教师负担,使教师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备课、批改。如想进一步客观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那还是要深入学生的家里,进行实地家访,便可以第一手访到家庭成员,学生的家里状况,所在地环境,使教师制定更符合学生的策略,真正促进学生开心成长。如边远山区,教师亲自登门拜访,家长应该不知多少感动,对教育也就更加支持,只要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工作就会比较好做,老师的育人就会事半功倍的。老师时间允许的话,还是要亲自去学生家里访问比较I合适。这也是对学生负责、对家庭负责的表现吧!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9-3-15 23:04
现在家访还需要拍照留存,书写记录单,发给学校政教处。家访的内容大多是了解家庭情况,检查假期作业完成情况,还有其他情况等。
作者: 俞和军    时间: 2019-3-15 23:22
家访一定要去学生家里吗

http://bbs.w12.gzisp.net/forum.p ... =%E5%AE%B6%E8%AE%BF      合并一下
作者: 孙有新    时间: 2019-3-16 00:00
在新时代,家校沟通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电话家访、视频家访,也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访问。不同的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但是传统家访的优点是其他方式所无法取代的,比如,传统家访,教师走进学生的家庭,能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更好地了解家长。更重要的是传统家访能让学生和家长感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关爱,拉近师生、家校的心理距离。
作者: 江南一楼    时间: 2019-3-16 07:43
关于家访,我谈这样几点:(一)赞成在现代化高科技信息社会,利用手机QQ微信等进行联系,可以对话,可以视频。但是传统的家访模式永远不会过期。只要不是以前报纸网络媒体上我们批评的类似于乡镇干部下乡“吃拿卡要”扰民式的家访,只要有家长在家,不管家长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作为老师能在节假日或周末上门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学生家庭情况总是好事。特别是义务教育段中小学教师,家访是一项重要内容。至于高中大学,则由于学生居住地往往不在同一个乡镇,家访就会不太方便,容易增加教育工作者的负担,并且还得特别注意来回路上的安全问题。出了事故,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是有责任的
作者: 江南一楼    时间: 2019-3-16 07:56
(二)估计这也是高中和大学对家访不做要求,义务教育段中小学老师是否一定要家访并且一般也没有明确文件规定的原因。但事实上,不管是不是义务教育段中小学还是普通高中大学或职业类中专技校,家访的前提条件应该是有利于促进当前正在持续深化的教育改革,有利于促进家校沟通,一句话,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且家访的老师一定要注意来回路上的安全!

注:以上文中的(一)(二)只是因为话坊发言字数限制,无法一次上传。并非指两个观点!
作者: 培红吴旭勇    时间: 2019-3-16 08:10
个人觉得可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如果是全班孩子存在共性问题的,可以采取微信群聊、微信家长会等手段进行告知,让家长更好的在家采取教育措施。但是如孩子存在攻击、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习惯的,需要教师走进孩子的家庭,去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才能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作者: 灰灶猫    时间: 2019-3-16 08:53
我觉得对于家访的目的首先要明确: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上门家访,不仅是简单的了解一些情况,更是拉进老师和家长距离的一种方法。特别是目前科技手段比较发达的时代,上门家访更是不能或缺。对于一些特别需要关注的孩子,可能更加需要上门家访,深入了解家庭情况和原因,也让孩子、家长与老师为着共同的目标走在一起。
作者: 李恒良    时间: 2019-3-16 14:19
虽然现在从学校层面还是从教育局层面来说,要求老师进行全面家访并拍照上传,书面材料留存备案,我们教师也都按要求在家访。但是在实际家访中却碰到不和谐的一面,有的学生家长工作忙,有的学生家长外出不在家,有的学生家长在棋牌室打麻将,在彼此交流过程中,碰到家长忙的时候,老师的出现家长只是应付一下,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倒是现在通讯发达,微信,QQ,电话等都能联系,再加上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由家长接送上学,有问题交流起来也方便。因此我觉得不必要在期末考试后集中进行上门家访,如果有必要,可随时随地联系家长,了解相关情况。
作者: 雷恒    时间: 2019-3-18 09:04
何为家访?不到家里自然算不得正宗的家访。家访好处很多:了解情况、增进交流、促进沟通、加深情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家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记得十多年前家访的时候家长们很热情,近几年去家访的时候家长们也很“热情”,但这个热情里似乎又有越来越多的尴尬,隐隐感觉到家变得越来越私密,所以家长们对教师家访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科技手段的家访与实地家访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感觉是不一样的,哪种办法能让大家都接受就用哪种吧!
作者: 阿国    时间: 2019-3-19 07:27
家访永不过时:一显真诚入情,融情更入理;二更细致入微,见微更知著!
作者: dzh6024205    时间: 2019-3-25 20:44
放学接孩子或送孩子上学都跑到学校门口的家长都不会与老师打个招呼,还有必要跑到孩子家里去家访?开个家长班,直接把家长请到学校好好引导或指导一番得了。
作者: dzh6024205    时间: 2019-3-26 14:08
我的意思家访未必一定要跑到家里。工作地,行走的途中,偶遇的瞬间都是家访的最美好场合或最幸福的时刻。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家长心中有孩子(这是学校和家庭的结合点)抓住了这个结合点等于找到了家访的家。
作者: 虹彩    时间: 2019-3-26 16:42
当然要去家里,不然你永远想象不对这个孩子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写作业,他的家人在老师面前表现出的对他的关注度是否属实。
作者: 虹彩    时间: 2019-3-26 16:44
当然要去家里,不然你永远想象不对这个孩子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写作业,他的家人在老师面前表现出的对他的关注度是否属实。
作者: 徐如松    时间: 2019-3-26 19:39
我初为人师的时候,说到家访就是“上门家访”,别无他法。后来随着手机的普遍使用,家访形式逐渐多了起来,但上级部门似乎对“上门家访”情有独钟,要求家长签名、立此存照之类。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弊端也很明显,比如学生家庭太远、家长上班不容易遇到等。我认为,微信、QQ、打电话等所谓的家访固然不好,但老师只要与家长“面叙”就算家访。毕竟,“家访”可以理解为“到学生家庭里访问”,也可以理解为“与家长访谈”。这难道不可以吗?

作者: 徐如松    时间: 2019-3-26 19:49
说到家访,让我想起一件事。前几年,我到江西省弋阳县参加会议,听取该县某校长介绍经验,说该校很多家长都在浙江义乌做生意或者打工,学校就把家长会开到义乌。我觉得这就是家访的创新举措。

作者: 杨铁金    时间: 2019-3-27 06:36
现在跨区域招生的民办学校,学生居所流动性较大的民工学校占比较高,如果要求这些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身临现场家访,难度真是挺大的。借助通讯工具进行远程家访很有必要。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进村庄、进社区、进家庭,与家长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是一种接地气、聚人心的好形式,也是服务人民大众,办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教师要开展真家访,带着诚意,带着热情,带着思路去,不要只是带着手机,咔咔拍几张照片,上传显摆就完事,形式主义、敷衍了事的家访最要不得。
作者: 虹彩    时间: 2019-3-27 11:44
徐如松 发表于 2019-3-26 19:39
我初为人师的时候,说到家访就是“上门家访”,别无他法。后来随着手机的普遍使用,家访形式逐渐多了起来, ...

亲自到家有必要。学生是否有独立的书桌写作业?光线照明如何?
作者: 赵占云    时间: 2019-5-10 12:36

家访的目的是教师通过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家的表现,了解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情况,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学校的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总而言之,家访就是为了促进家校共育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手段。讲到家访是否一定要到家里去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首先,如今网络通讯这么发达,通过视频交流也是具有同样效果;其次,现在不少地方学生都是住在封闭式小区,门禁很严,教师出入不方便;再者,家长都是要上班的,若是等到他们下班了去家访,正好是饭点似乎也不太合适,若是晚上去家访,教师自身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如果有些学生确实有必要与家长进行这样的联系,让家长抽空来校进行“校访”也是可以的,毕竟都是为了教育孩子。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9-5-10 13:51
家访有到学生家里实地拜访,可以理解为与学生家长访谈 ,还可以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访谈等,所以,家访不一定要到学生家里去拜访。可以约谈家长通过电话或视频或QQ或微信等交谈,可以请家长到学校里面谈,也可以找个地点坐下来交谈的。不拘形式,但求内容,只要能达到目的,都是有效的家访。
作者: 伊人    时间: 2019-5-10 14:01
现在学校下达要求家访必到学生家里的硬性指示,大概是担心部分老师家访工作潦草,走捷径,不到位,没效果,这可以理解。这个决定看似简单,班级学生家里走一遭有何过分的,但其实现在班级学生东西南北的,本市他乡的,还有外省市的,要好好走个遍,没个十天半月的还真下不来呢?所以,坊友有着这个疑问,每个班主任也有这样的疑问。希望对这个问题有着个恰当的结论。
作者: 周丽君_AzX0L    时间: 2019-5-10 18:17
我觉得去家里是有一定好处的。成长的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家庭在早期成长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候可以通过家庭的环境和家人的特点分析孩子的性格从而正确引导他们。另外,家访还能了解孩子的一些习惯,还可以通过对比其在家庭和学校的不同表现来形成更好的教育方式。(周丽君)
作者: 单眼皮    时间: 2019-5-11 00:51
      最好的教育是家庭与学校的完美契合,而家访就是将两股力量凝聚在一起的粘合剂。如今传统的登门式家访,正逐渐被手机、网络沟通替代,便捷的同时,少了面对面的温暖。家访不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用心灵去倾听,在一次心灵交错里,让教育更具内涵,更见温情和深度!老师们叩开的,看似是一扇扇家门,连接起的却是家校之间的心桥。切不可让微信、QQ等“隔空”的现代交流手段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家庭走访。

作者: 单眼皮    时间: 2019-5-11 00:52
最好的教育是家庭与学校的完美契合,而家访就是将两股力量凝聚在一起的粘合剂。如今传统的登门式家访,正逐渐被手机、网络沟通替代,便捷的同时,少了面对面的温暖。家访不仅是用眼睛去看,更是用心灵去倾听,在一次心灵交错里,让教育更具内涵,更见温情和深度!老师们叩开的,看似是一扇扇家门,连接起的却是家校之间的心桥。切不可让微信、QQ等“隔空”的现代交流手段彻底取代了传统的家庭走访。

作者: 周丹平_nDL55    时间: 2019-5-13 07:37
我觉得家访的目的在于向家长了解和反映幼儿的近况,通过家园之间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的进步制订有效的措施。因此,我觉得不一定要到家里进行家访,只要教师沟通时注意谈话的艺术和技巧,选择现代通讯方式也未尝不可,这样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家长和教师的精力。
作者: 宣斋    时间: 2019-5-13 10:33
现在信息交流方便,家校沟通方便不少,有点事可以及时联系,但是去家里实际看看还是很有必要的,光是手机等联系不能很好的了解孩子的实际家庭情况,家庭学习的氛围等。
作者: 悠闲    时间: 2019-5-13 12:08
我赞成家访到家里的做法。我觉得家访承载的不仅仅是与家长互通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家访有时还能发现很多现代媒体无法反应的问题,当然对于每学期至少一次班级全员家访的做法本人不苟同,毕竟教师日常工作量比较大,对于初中三年至少一次家访差不多
作者: 谌涛    时间: 2019-5-13 18:41
许多学校对于家访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对于新生入学前,要求“班主任家访(这里特指实地家访)全覆盖,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要求反应了家长和学生的心声,也被社会所赞誉,但现实中一些学校在操作过程中简单化,仅仅对班主任提出强制性的目标要求,对于班主任如何实现?能不能实现?实现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则不管不顾,暖了学生,寒了老师。学校需要对家访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补助家访正常支出。如对于某个县的学生,学校可以组织所有涉及到这个县学生家访的老师集中在某一时段去家访,由学校统一安排交通和食宿。到偏远乡村家访的,应派多名教师结伴而行,教师在家访期间应该按照相关规定报销差旅
作者: 谌涛    时间: 2019-5-13 18:45
家访不仅是班主任的事情,其任课教师也应参与家访,学校应将家访任务分散到班级所有任课教师,减轻班主任家访的压力。
作者: 葛永锋    时间: 2019-5-14 07:24
几年前,众多媒体报道“衢州‘最美老师’救下学生一家三口”,班主任晨检时发现学生不在,马上到隔壁班找她的弟弟,发现也不在,打电话给家长,但对方手机欠费停机。两位班主任叫上体育老师,一起开车去姐弟俩的住处。再联系学生家长的同事,几经周折,终于救出了母子3人。 事后孩子的母亲十分感激:“如果没有老师上门,就可能没了我们一家3口!”
原来,这所学校为了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学生的信息,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特殊的“十大知晓”档案,档案里有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上下学线路等10大类30多项情况,要求老师知晓熟悉。假如班主任老师没有上门家访,这10大类30多项内容信息就没法填全,更谈不上知晓熟悉。
家访,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也不能用其他形式来替代。家访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者融合的好方法,通过家访,老师对孩子有一个更全面地认识,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家庭教养等情况;通过家访,能向家长和监护人传播先进的育人理念;通过家访,在大街小巷、走村入户过程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交流、讨论、互动、征询,了解学生家长、社会对教育的诉求和期盼,用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作者: 人在旅途    时间: 2019-5-14 22:05
111111111111
作者: 张祖平    时间: 2019-5-15 10:05
本帖最后由 张祖平 于 2019-5-15 10:10 编辑

我觉得上门对新生进行家访,非常有必要。出行之前,我会认真备课,争取做到满载而归。
进门之后,我会请学生朗读一篇文章,写一段命题小作文,从这个过程中,我可以了解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我还会问他:新的班级中,有没有小学同学。我尤其想知道,新的班级中有没有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
与此同时,我让学生家长回避并用手机做问卷调查:https://www.wenjuan.com/s/Ev22iq/ ,该调查收集的数据,可以为初排座位、竞选班干、选拔人才做准备。
学生写完以后,我会请他们回避,让家长点评孩子书写的内容。从点评中,我可以大致判断出家长的文化水平。之后,我会了解家长有无双休日,各种假期,家长每天晚上有没有督促自己的孩子高效作业的习惯。
征得学生同意后,我会踏看学生卧室。从家访这一刻开始,我就会向学生和家长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学生的卧室里不应该有手机或电脑。我还会告诉他们:如果说小学的节奏是步行,初中的节奏不是自信车,而是高速公路。小学里各科能考九十来分,初中要有考六七十分的心理准备。
此外,我会旁敲侧击地了解孩子是否属于单亲家庭,从统计数据看: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确实比较多。
以上步骤,如果不是上门家访,可能很难做到。
[attach]22[/attach]

作者: 带鱼    时间: 2019-5-17 14:54
我觉得以下情况最好去家里家访: 新入学的新生,家访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孩子家庭情况,家里的学习条件(有没有独立的书房等),和家长直接沟通新学期新要求。还有,我觉得中途接班的情况下也应该去家里家访。其他需要去家里家访的情况还包括,家庭有变故的(如父母离异;父母有疾病等),孩子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大幅度改变的,也需要家访。其他一般性问题可以利用微信群QQ 群,电话等沟通。我一般不赞成让家长来校沟通,毕竟家长也有工作在忙。
作者: 俞和军    时间: 2019-5-17 14:57
带鱼  就是我
作者: 刘强    时间: 2019-5-17 15:06
随时生活水平的提高,访的形式也多样起来了。但无论是电话访,还是来校见面访,都远不及传统的到家拜访。其实,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弄清家访到底访什么?为什么要去家里?否则,为何不叫“电访”(电话形式)或是“约访”(约到地点非家的其他场所)。1,为什么到家?到家一访,是提升家校合作的情感催化剂。如果条件允许,到家一访。家长首先感受到的是老师扑面而来的诚心,紧接着就是油然而生的感动和敬意。除极特殊情况,到家一访,教师虽辛苦,可教育可能就成为不可忽视的头等事,家校合作似乎也有了一些曾经不敢奢望的可期性。(字数限制写不下了)
作者: 冰雪先生    时间: 2019-5-17 15:24
家访是可以促进家校沟通合作的重要方式,走进学生家庭,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给孩子的成长提出更具实际意义的指导方案。家访活动可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达成最理想的共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宁波朱增明)
作者: 白竹居    时间: 2019-5-17 15:26
对于家访,我们相关老师不但要弄清为什么要家访,而且还要明确家访什么。显而易见,我们家访是有目的的,不是拍脑子决定的,是为教师施教有着积极意义,不能随随便便走过场——应付了事,上面有要求,没有办法我才去家访,更不能固执地认为家访已经过时,可以削弱,否则就有违其家访的初衷了。家访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具体情况,学习环境,以及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教师提供因生施教理论依据。以应对学生学习状况,心理历程,……等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方法,可以因生因事来定,不一定千篇一律,因为现在的渠道手段很多了。
作者: 白竹居    时间: 2019-5-17 15:29
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 龙泉许东宝    时间: 2019-5-20 17:34
家访就是家里访问。但事无具细,什么事都走家入户,那样子的话,老师的精神可佳,但不是很现实。如普遍性的事情,全班学生共性的事情可以用班级群来访问吧!这样可以节约时间,老师可以用更多时间备课、批改、辅导。如不方便用电子信息手段的,涉及学生的隐私的,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那还是要深入学生家里访问。访问前要联系家长在不在家,不在,扑空就失去了意义。同时,老师大脑里要有学生住址的路线图,事先规划,要不然,东一家、西一家的,那效果很低,反而影响老师的工作,如老师设计好路线图,一家一家逐步进行,家访目的性会突出一点。我这边,有时局长亲自带领机关干部、校长到很偏远的学生家里访问,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倾听家长们对教育的看法和建议,从而真真实实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如为了拍几张照片而访,那是不行的。家访要做实、做到位,就是要带着初心而访,千万不要为了上交照片而去访。在学生家,要注意方式,投诉式不行,老好人式也是不行,既要通报闪光点,也要指明以后的努力方向。小学低段,在家玩手机、看动漫应该是家长反馈点,教师可以向家长传授一下育人方法,共同育好孩子!
作者: yhglll    时间: 2019-5-21 10:48
先明确一下家访的概念:家访,是家庭访问的简称,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个别的家庭教育问题。(百度百科)既然家访不是家长访问而是家庭访问,也就意味着到家访问更符合概念。另外虽然时代在发展,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交往能力不仅仅是依靠语言完成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家访不仅仅访问家长,同时访问的还有孩子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家长的很多观念和需求其实从对一个家庭的造访更能显现,也就对今后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更有帮助!
作者: 周丽君_AzX0L    时间: 2019-5-30 11:23
农村学校评首席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和环境设施普遍比不上城市,大量优秀的教师人才更愿意去城市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水平更高的同事。这里其实有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城市教师水平相对较高,人才更愿意去到城市任教,反过来又提高了城市的教师水平。而如果在农村,好的教师也能形成竞争,并为这些优秀教师争取更多的福利,那么就能留住更多的好教师。而首席教师的评选就是打开农村大门,引进优秀教师的一把钥匙。(安幼)




欢迎光临 教师话坊 (http://bbs.teachers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