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话坊

标题: #教育部回应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童抒雯    时间: 2022-9-26 10:21
标题: #教育部回应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建议#
近日,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建议”,其中提到:“改革英语教学方法,不再以考高分为唯一目的,而是以口语对话、生活运用为主。”对此,教育部近期做出回复:“外语课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事后,此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从大部分的网友反应来看,并不买账。有人认为:“只要高考指挥棒不变,英语的地位不会动摇。”所以,增加文化自信和减少英语学习之间究竟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您是怎么看待中小学阶段英语学科的学习和课时比例的?对此,您怎么看?

作者: 徐如松    时间: 2022-9-26 10:53
增强文化自信与减少英语学习时间,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作为中国人,当然要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与此同时也要面向世界,加强与世界的对话、交流和合作,所以英语学习应以口语对话、生活运用为主,哑巴英语不可取。再说,文化自信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文化输出与互鉴,不学好英语就无从谈起。
作者: 杨铁金    时间: 2022-9-26 12:00
会使用包含英语在内的一门或几门外语,实际上就是掌握对外交往与发展自我的武器,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博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之短,离不开语言工具。更何况迄今为止,当今科技成果大部分是用英语表述的。不懂英语者,也许可以像林纾一样翻译小说。先请人粗译,自己再精加工。但科学与哲学的理解不能粗疏,不得马虎。懂外语是交往的需要,精通外语是研究的需要。前者适用于全民,后者适用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门人才。
作者: 平淡是真    时间: 2022-9-26 12:47
虽然自己英语学得很烂,也讨厌学英语,但是我还是觉得学英语是有必要的。祖国想变更强大就应该提升科研能力,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只有学好英语,才能在很多专业、技术领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当然对于学生的外语学习,应该摆脱应试学习的方法,要在拓宽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同时,加强思维训练和提升思想修养,逐步成长为锐意进取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 zmh3652    时间: 2022-9-26 13:41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中小学开设英语学科是必须的,历史告诉我们:闭关锁国一定导致落后挨打。
考虑到大部分国人在工作生活中,是用不到英语的这一实际情况。此时,教育部下调中小学阶段英语学科的学习和课时比例,不愧为是当下最正确的决策。
作者: 陈爱娟    时间: 2022-9-26 14:44
首先,增强文化自信,增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她们与学习英语学习之间并不存在对立矛盾关系,而应是互补关系,即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关系。一个总是将目光盯住自己的民族,其前行的脚步必定受限,唯有“胸怀祖国,眼放全球“,不断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方能不断强大壮大,从而更久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况且,学英语(包括任何一种外语)正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呢。
其次,说英语不再以考高分为唯一目的,这种看法和说法本身就有问题。若一定要说以考高分为目的,现在哪一门正式设立的学科不是这样?当代表以偏执的眼光看问题时,其提出的建议可否带有“代表性”?他只看到了其一,却看不到其二。
作者: 龙泉许东宝    时间: 2022-9-26 15:32
导向是正确的!重在运用,重在生活交际,重在口语。现实中,说或许更重要一些。而写的话,重点是考,会考试的不等于会干事、会运用!所以,不要以考试为目的,这个理念真好!一提英语,很头痛,除非求学时代成绩特别好的,要不然,连低段小朋友的英语作业都指导不了,看到英语就好比是“天书”“梵文”,有点惭愧!如以后的全球化、国际化、合作化的话,那英语还是学的,没有一点英语知识,不善于英语交际,看不懂英文产品的话,走出国门也不怎么可能的,可见,英语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还是很重要的!就因为重要,肯定要考的,一考的话,背写读就会来了,拼命机械的去学,社会上甚至幼儿英语也流行起来,英语辅导班雨后春笋般出现,钱不在乎,拼命的送辅导班,这就恶性循环出现了!校园中口语对话多一现,卷面笔试少一点,这对培养实用性的英语人才可能更有利一些的!
作者: 俞和军    时间: 2022-9-26 19:34
增加文化自信和减少外语学习时间,感觉两者没有啥联系啊!文化自信不但要了解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更应该了解世界上一切国家的优秀文化。外语和汉语一样都是一种语言工具,很难想象一位外语不好的专家能流利地和外国人交流,能查阅外文?很多科技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的科技发展水平。我们需要改革的是外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学到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依然无法和外国人流利交流,依然不能阅读外文书刊,依然不能收看外语节目,我们要把经历花在如何提高改进外语教学上。
作者: dzh6024205    时间: 2022-9-27 15:22
一个“计算机从娃娃抓起”即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计算机课程,我无可厚非!毕竟科学没有国界,计算机也没有国界。然而,英语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开设课程,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浪费了太多的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的学科上不说,还会降低了孩子的智商确实划不来。英语统一在初中一年级开始开设应该不会晚的。
作者: 胡秀琴    时间: 2022-10-12 14:32
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的学习,且不说是国际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就是未来普通的老百姓也有能用英语自如地与人交流,听懂用英语播报的新闻,能阅读常见的英语书籍报刊和杂志的需求……像我们的母语一样,英语的听说读写也是基本素养。未来国人的文化自信应该来自于融纳,悦纳,享纳其他的文化。
作者: 徐如松    时间: 2022-10-13 12:32
坚持文化自信,增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非常重要,但文化自信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文化交流与互鉴,所以学习外语非常重要。目前,中小学以学习英语为主,其他小语种几乎不开设课程,而且义务教育从三年级才开设英语,每周也只有3-4个课时,远远少于语文6-9个课时,这样的课程设置应该说非常恰当。

作者: 池林刚    时间: 2022-10-14 13:15
遍地开花的英语补习班,断送了多少人美好的童年?降低英语比重并不意味着不学习英语。而是按照个体兴趣和需求去学习英语。我们不能要求全民都深入学习英语,也不能以英语的优劣来评定一个人的素质。降低英语比重正好可以给过热的英语退退烧。
作者: 赵占云    时间: 2022-10-14 19:23
增加文化自信和减少英语学习之间我认为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现今高考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特长选择英语、法语、德语等外语,并不是单一的英语。如今三年级开始就设置了英语课学习,这两年期末考试,不少英语教师都怨声载道,纷纷抱怨英语考试的试卷超纲,面对应试,教师只能加深难度,而学生则赶不上教师的步伐,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而言,其正式接受语文教学的时间仅仅只有两学年时间,对于语文的主谓宾都概念模糊,就让他们去学习不同语言的语法,个人认为是过早的。对于人大代表提出的:“以口语对话、生活运用为主”的观点我倒认为是未来我们英语教学的方向,既然是作为一门语言,那我们最应该做好的就是能说会道,而不是纸上谈兵。
作者: 龙泉许东宝    时间: 2022-10-15 20:10
现在,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我们的母语在国际上也是广泛运用的。有的国家,开办了很多孔子学院,学习普通话,了解我国的悠久文化的!不管怎样,当全球都要开始讲汉语的话,火候还是没到的。所以,现在英语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英语要练发音、记单词、背句子,的确是有点难度的,如悟性、基础不好,学习上又怕苦,不去识记和背诵的话,这门功课不好学的!当今,很多家长也没有英语素养,连幼儿的英语作业也难指导,这就要英语老师发作业的标准答案,才敢批改了。至于读,很多家长自己也不会读,特别是山村的家长,怎么指导朗读呢?可见,英语的确是难的!不是说难的话,就不要英语。现在年轻人都在大城市打工,总要接触一些洋人、洋货什么的,这就要学点洋文吧!如很早年代,火柴叫洋火,肥皂叫洋皂的,什么东西物品前面总要添一个洋字。这就说明天下是一家,让我们走向世界,让世界来了解我们等,都是要言语交际,学英语的确要学的,如不加权衡的取消英语,也是不怎么好的!很多学校也都开展了京剧进校园等,对传媒文化的传承也是非常好,也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当我们一方面开展好英语学习,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这样两手抓、两手硬的话,既可以促进改革开放,还可以凝聚国人的爱国思想!
作者: yhglll    时间: 2022-10-17 14:11
来自二十大的讯号: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是敞开的,接下来会比前十年有更大的开放,会是一个升级版。不再是万国来朝的年代,与其希望别人学好中文,不如我们先学好外文,掌握主动权是件好事情

作者: 葛永锋    时间: 2022-10-18 12:26
学习一门外语是一种通识教育,是完善个人素养的重要一环。学习和运用外语有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活动中广泛使用的语言,是重要沟通工具,也是传播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之一,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
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将越来越频繁,这需要更多不同层次的英语人才,对于学生而言,学好英语有更多向上的可能,也就有更大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目前真正要改变的并不是英语的主科地位,而是英语的学习、培养、考核方式。
作者: 张祖平    时间: 2022-10-19 10:48
本帖最后由 张祖平 于 2022-10-19 13:59 编辑

我希望我们的社会积极营造让外国人在中国主动说中文的氛围,不要在街上看见外国人,就迎上去说:Can I help you? 当外国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能挺着腰板说:请说中文!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在大学和公共图书馆的自习室里看到:学生们发奋苦读的内容大部分是英语,我的心里真不好受。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觉得: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重要。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学生喜欢英语,他们会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而且考高分的往往是这些学生。如果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你就是放一本参考答案在他身边,他都懒得抄。增加或减少课时,对他们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严格的教师。教师把课上得生动些,对学生多点赞赏,少点批评,少一些作业,少几场考试,就能让很多学生喜欢上你的英语课了。


作者: dzh6024205    时间: 2022-10-22 11:22
国人更应学会说国语写国文
作者: 董海    时间: 2022-10-24 20:54
英语还是要学的。我觉得学英语要多学口语。能与外国友人交流这还是必要的。
作者: 董海    时间: 2022-10-24 21:00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英语不需要有多精通。能基本的会话就行。至于要从事英语工作的人来说,那就另当别论了。
作者: 龙泉许东宝    时间: 2022-10-25 18:53
只是降低比重的话,应该是非常正确的!英语难不难?对于没有点方法和策略的孩子的话,难于上青天!如没有点英语基础的话,在英语课上还是听不懂,不知要干什么事的,那45分钟是比较难过的!正因难,从减轻学生负担的角度,降低一些难度,这还是有很远见的,也是和双减政策相辅相成的吧!学习英语和崇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其他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为了更好的社会发展,让人民更富裕。而崇洋,那是很危险的,认为外国月亮更圆。如果一个人没有主心骨,崇洋媚外,叛变祖宗,那就危险的到了极点。可地球只有一个,学点英语还真的是需要。
作者: 赵占云    时间: 2022-10-28 15:17
我认为,英语教学比重的改变根本不会影响到文化自信,因为重点不在于英语这个学科的问题,而是在于英语学科中的“文化渗透”。现在学校每年的10月31日、11月1日,12月24、25日是学校最热闹的时候,因为英语课本上有万圣节、圣诞节,而且会把这些节日介绍的比较详细,学生们都会想要去过这些节日。特别是圣诞节,可以收到相应的礼物,大家都争相去过节,虽然不少学校禁止过“洋节”,但收效胜微。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更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不把中国传统节日在语文课本上好好描述,教一教学生如何过好一个传统中国节。
作者: yhglll    时间: 2022-11-1 12:47
站在学生的立场,英语是考试学科,分数对应的自然是相应的压力,减得好!站在家长的立场,孩子的压力少了,家长的压力自然也随之减少,还是减得好!甚者我身为一名英语老师,如果可以减少英语比重,我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也会适当减轻,虽然也存在不可控因素,但总归还是利大于弊。唯独站在国家发展立场,站在终身学习立场,站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立场,英语比重却是真的不能减。最起码,目前大多数领域的尖端材料说明和教程,都还是用英文写作,再厉害的翻译家,也未必可以翻译到完全的原汁原味,又或者,诺奖少有中国人,语言因素或许占了很大部分原因。
作者: leilei3138    时间: 2022-12-5 11:36
首先,英语一定要学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是有英语应用场景的,不学既看不懂也不“洋气”;其次,英语真没有必要当作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来学,考查时重视口语,重视应用就好;最后,英语学科如果一定要列入升学考试分数,能否降低比例,降低难度,没必要让学生去当英语的语言学家。




欢迎光临 教师话坊 (http://bbs.teachers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