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话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0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都 “进校园”, 校园能装下吗?

[复制链接]

21

主题

169

帖子

6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5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9: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一则报道让我感触很深,文章中说道:这些年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一说到什么重要,就要"进校园"。很多东西已经进了校园,如“法治进校园”、“消费维权进校园”、“生态文明进校园”、“消防安全进校园”、“防震减灾进校园”、“廉政进校园”、“京剧进校园”、“地方戏曲进校园”、“民俗文化进校园”、“国学进校园”、“人工智能进校园”、“科技进校园”……林林总总不下40个。这反映了社会、政府、公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知道教育很重要,觉得要重视某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抓起”,让学生从小树立某个意识,这样他们就会终身受用。而且,“进校园”接受面宽,远比上街摆个摊儿、发几张宣传单、拿喇叭吼几声有效果,受众几乎是“一个不漏”。但问题是,什么都“进校园”,校园能装得下吗?学生的脑袋能装得下吗?对此各位老师你有什么想法,或者你们学校是怎么进行操作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69

帖子

69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5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5 12: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学期开学到现在,学校最忙的莫过于文印室了,两个多下来文印室几乎没有听过,各种进校园的宣传资料、注意事项、作业任务,焦头烂额不仅是老师,家长更是一个头两个大,几乎已经分不清哪些是哪些了。适当的内容进校园能让学校的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也能获得更多知识,比如“消防知识进校园”、“防震减灾进校园”能够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求生知识;再比如“地方戏曲进校园”、“民俗文化进校园”能够让学生了解地方民俗文化,了解课本以外的内容。而如果过多的内容都一股子的塞进校园,就会适得其反,获得会变得形式化,让学校师生反感、排斥。我认为适当的理清学校的非教学活动,还教育以本来面目,还学校一片净土,是当前最必要的,也是最迫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