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务劳动教育,学校要倡导,通过制定学生家务劳动清单,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定的家务劳动任务;家长要支持,落实到位。具体而言,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支持学校的倡导,并落到实处。不要将家务视为枯燥的“任务”或“负担”,而是将其定位为“我们共同让这个家变得更美好”的家庭团队合作项目。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态度。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远不止是让他们“干活”,更是培养责任感、独立能力、家庭归属感和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其次,父母亲的引导方式至关重要,方法得当,孩子会乐在其中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问孩子:“你今天是想负责浇花还是摆碗筷?”“我们是吃完饭马上收拾,还是休息十分钟再收拾?”等。第三,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爸爸总是瘫在沙发上玩手机,却叫孩子去干活,孩子会觉得家务是“妈妈”或“奶奶”的事,从而产生抗拒心理。最后,学校里要定期评估学生家务劳动的能力与水平,以现场展示评价的方式,推进家务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