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间15分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一项务实举措。
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准备的各种必要条件,一定要成为学校、家庭、社会更多人的共识,因为这是谋未来的大事。
实施课间15分钟,并不是把原来的课间10分钟拉长到15分钟那样简单。具体操作起来,肯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方说,要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特别是让孩子们多见阳光、多呼吸新鲜空气,“让他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但是到底让学生跑几分钟、跳几分钟呢?出汗了怎么办?每个课间都要出汗吗?怎样让学生能顺利从课间进入到课堂状态?
想想都是问题,做起来总会有答案。实行课间15分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要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开展校本化、多样化的课间活动,让孩子们玩得尽兴,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让学生学会生存和生活,适应社会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实行课间15分钟,像“星星之火”,很快会呈“燎原”之势。跟新课标、新教材、新课改、新高考一样,一开始,大家都不适应,先培训再上岗,老师们很快跟上变革节奏。一线教师要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效率,精讲精练,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把“减负提质”落实在每一堂课中,让学生真正拥有充裕的课间时间,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