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话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科读题能力

[复制链接]

0

主题

55

帖子

7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2
11#
发表于 2025-3-29 12:46: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一个专业阅读的问题。那门学科的概念、原理、公式等等,是不是熟悉、明了,对于能否读懂该学科的表达就相当重要了。否则作者是清清楚楚,严谨规范表达的,可你因其中专业术语、表达方式不清楚,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要提高理科成绩,就要加强对理科材料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多去实践。积累多了,领悟深、透了,见识广了,阅读这方面材料也就会容易懂进去一些,需要解答时也能做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82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5
QQ
12#
发表于 2025-3-31 08:00:02 | 只看该作者
理科读题能力肯定包含着语文基础阅读能力的,试问一个连基础文字阅读能力都欠缺的学生,如果读懂理科题目。第一,理科题目,首先他是比较精炼的阅读能力的体现;其次理科题目却又包含着理科固有的规律与秩序。这也是至所以有些语文成绩很不错,但理科成绩却不理想的原因。所以学好语文阅读是学好理科的基础与语文学科成绩好理科学科成绩不佳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理科读题能力还要求理科这一学科的特定知识点的理解,这也是基础与深入,单一与综合的区别。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理科读题能力,一方面肯定要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理科理解能力,这是互补的。
天方地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方海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3-31 14:21: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树人中学张祖平 于 2025-3-31 16:04 编辑

作为理科老师,在讲解含有大段生活化情境的应用题时,不能简单地说:这种题目看起来很长,其实很多都是无用信息,你们只要抓住关键信息就可以了。因为很多习惯于文科思维的学生甄别不出哪些是无用信息,哪些是有用信息,更谈不上利用有用信息架构数量关系。
作为文强理弱的学生,确实要加强理科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要把这种能力和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写作等语文思维分开。
有些学生看到一大段文字和图表,就吓得背冒冷汗。从这个角度上讲,理科考试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学生拿到理科试卷,习惯于先看下最后一题,如果连题目都看不懂,就方寸大乱,连前面的基础题都频频出错。
理科的有些题目,解题思路和方法有很多种,作为学生,不仅要听老师讲正确的步骤,也要鼓起勇气问老师:“我这种思路为何是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08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14#
发表于 2025-4-1 23:18: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俞和军 于 2025-4-1 23:20 编辑

我觉得理科中的阅读理解和文科中的阅读理解还是有区别的,现在的理科命题很注重情景化命题,会有很多干扰信息,学生如果习惯了刷小视频、看小红书等快餐式阅读,是很难找到题目的关键词的。画重点词、默默读题目、看清题目中的文字、图标等内容,知道这个题目要回答什么很重要,很多学生其实总是忙于赶时间匆匆答题,以至于会做的题目也总是做错。还有要破除题目中字数多、图表多一定是难题目的危难情绪,很多理科题目其实了解清楚关键信息后并不难。有经验的学生会先去看看题目后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题目,针对性会强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08

帖子

8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8
15#
发表于 2025-4-1 23:28:5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要区别分析,有的学生题目是看得懂的,也是理解的,但是对于题目要运用的理科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好,题目当然也不会做。做理科题目不但要看得懂题目,还要能运用解题需要的公式、原理。有的学生公式、原理掌握的不错,但是对于题目理解有误,同样会失分。有的学生很简单的题目也会做错,经常被批评太粗心,其实是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512

帖子

353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32
16#
发表于 2025-4-6 08:15: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是题目总要搞懂,题目都看不清,叫学生做什么题啊?对吧!理科的题目虽然不如纯文学那样浪漫,那样意境美,但最起码几个字还是要认得到啊!连字都不会认,题意也搞不懂,从哪里下手呢?说真的,理科题是层层相扣,只要找到破绽,一步一步还是很好玩的!问题题眼要从逻辑思考中归纳分析出来的,对吧,理科题或许缺少语言美,但思考来思考去,审来审去,真的很好玩!可能理科生严谨、拘谨,更倾向于思考,少了语言表达,如之前就有一个大咖把手表当鸡蛋的煮,一心专注解题推理,所以不问闲杂事了!包括很多我的体育同行,专业非常突出,教工活动,篮球、足球、排球比赛场上很抢眼,而说课上,大家都有点害怕,毕竟要语言表达组织。所以,要互相补充,理科生平时也多点写写反思,有好的美文的话,也可以去朗诵一下。而文科生,有文字基础,平时也可以钻研一下理科内容,一些思维训练的题目还是很好玩的,互相帮助,会更好一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2
QQ
17#
发表于 2025-4-9 09:31:2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而言,文科拔尖的学生,特别是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在审题过程中,能快速阅读试题(练习)中的材料,找准设问主体,结合设问的角度,从题目中发现有用条件,调用储备的知识,并进行逻辑推理,可以从条件推至结论(综合法),也可从结论反推到条件(分析法),然后用准确的专业术语进行描述或进行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2
QQ
18#
发表于 2025-4-9 09:32:48 | 只看该作者
新课改新高考以素养导向,致力于培养高阶思维,综观近几年1月份首考和6月份高考的试题,呈现了从“关注知识”到“考查素养”的明显变化。试题不再是考查简单的识记知识,而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强调信息提取与加工、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高阶思维能力。信息提取与加工、语言组织,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语文学科素养,文理融合是大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2
QQ
19#
发表于 2025-4-9 09:34:02 | 只看该作者
“无情境,不出题”,新高考中各学科普遍加强了情境化命题,试题设计更贴近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每个材料就是一个情景,首当其冲考查的是考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当学生的解读和转化“情境”的能力得到培养,才能从复杂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
新高考的这些变化,“逼着”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在有效利用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应当挖掘、融通多方资源,在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上,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体系,了解学科本质,特别是偏理的学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建模,拓展视野,激活学习内驱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2
QQ
20#
发表于 2025-4-9 20:05:26 | 只看该作者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存在,受到兴趣或需求的法则支配,如果他们对于某种活动的自发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活动的效果就无法发挥到极致。
教师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以为教过就等于学生学会了,教师是学生个人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发生的桥梁与媒介。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是开放的,也是包容的,是优秀学生的课堂,是普通学生的课堂,也是后进生的课堂,是学霸的课堂,也是集特长与短板于一身这样学生的课堂。
在分析具体的例题时,可以让理科审题的“暂时学困生”们,讲一讲对材料理解和分析,说出他们的困惑之处,越具体越好,或者展示思维导图,思维轨迹要尽可能充分“暴露”,越彻底就越有用。然后让相对优秀的学生进行点评和分析,同学在相互倾听、相互对话、相互合作的过程中进行了真实的学习,优秀学生的思维光芒触发和点燃其他学生潜在的光芒,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学习,更多学生的自驱力自动激活,短板开始苏醒,并开始慢慢变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