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希望组织者在设计培训项目的时候,能遵循以下原则:可选择、能互动、有收获。这三点,是让培训从“负担”变为“福利”的关键。
首先,是“可选择”。 教师们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而非一张白纸。他们的学科背景、教龄长短、面临的挑战和兴趣点各不相同。统一的、强制性的“大锅饭”式培训,往往针对性不强,容易让人心生倦怠。因此,培训项目应提供丰富的“菜单式”课程,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这既是对教师专业判断力的尊重,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实现“按需充电”。
其次,是“能互动”。 培训不应该是专家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们的宝贵经验本身就是一座座富矿。优秀的培训应创造充足的机会让参与者交流、研讨、碰撞思想。可以通过小组案例分析、实战工作坊等形式,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贡献者,而不仅仅是听众。在互动中,我们不仅能从讲师那里获取新知,更能从同伴身上汲取灵感,形成学习共同体,解决真实教学场景中的困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有收获”。 培训的终极目标是赋能教师,回归课堂。因此,内容必须接地气、可转化。理论要精炼,重点应放在具体的方法、策略和工具上,让教师们在培训结束后,能带着一两件“拿起来就能用”的利器回到学校。这份“收获”感,是培训价值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对我们宝贵时间的最好回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