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话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张祖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您觉得班级里还有必要用粉笔出黑板报吗?

[复制链接]

0

主题

71

帖子

9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8
11#
发表于 2025-9-12 08:10: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班级出黑板报,可以鼓励学生努力去书写、绘画,提高出刊能力。这样,学生得到锻炼机会,能有个展示才艺的平台。 现在学生普遍写字能力不高,缺少现实生活中的观摩、学习是一个方面原因。学校、班级若能提供给学生观看、模仿场所,多一个阅读地方,学生审美能力会提高,实际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影响,有所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209

帖子

8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48
QQ
12#
发表于 2025-9-12 15:01:18 | 只看该作者
用粉笔出黑板报其实现在已经很罕见了,自从学校用上了希沃白板,教室里粉笔也很少出现了,教室背后的黑板报墙面也换成了软木黑板。粉笔黑板报和现在以张贴形式的黑板报其实各有所长,以前用粉笔画黑板报是非常考验学生的粉笔字功底的,同时对整体的排版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而现在用软木黑板,师生只要制定好模版,用打印机打印出好看的字、图片等内容用工字钉钉上去就可以,不仅色彩丰富,而且更有立体感,更换也更容易。随着时代的发展,黑板报也应该与时俱进,用粉笔出黑板报也将成为过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2

帖子

2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3
13#
发表于 2025-9-18 12:07:2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坚决主张取消粉笔出黑板报的,取而代之,我觉得校园广播站不能缺少。中饭时间播放一些有些学生的名单,包括体育,艺术优秀的各种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29

帖子

7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7
14#
发表于 2025-9-18 12:33:15 | 只看该作者
用粉笔出过去常见的那种传统的黑板报,确实越来越少了。但是,少了并不意味着没有必要了。这正如现在教师都已经用电脑备课、用白板上课一样,但很多学校还在坚持“三字一话”(毛笔字、粉笔字、硬笔字和普通话)活动,体现的是教师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一个实用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528

帖子

36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50
15#
发表于 2025-10-17 10:39: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有必要!虽然方寸之内,面积不大,但是给学生去出的话,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要选什么内容,就要去查找了,查找的话,也就是一个阅读、思考、概括的过程,讲的土一点点的话,也是一个“研学”了。当有了主题和内容,又要怎么去排版,怎么去抄写,怎么去配图,所有这些,很锻炼学生的,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还是很有好处的。正因为出黑板报不容易,所以要时间的,这些时间还是要花的。粉笔字,比起铅笔和毛笔也是有小区别的,因此,会写粉笔字,也是书写的一个技能的。出黑板报,刚好可以给学生们的粉笔书写提供平台。至于,黑板报出好后,其他学生会不会去读,这个,还真的不好说,文科好的学生,可能会关注,而平时不怎么喜欢阅读的学生,可能也不会去看,这个的话,确实是没办法的。但出黑板报确实可以给孩子们很好锻炼和提升,黑板报还是要出的,千万不能因为时代发展而遗忘或者落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9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8
16#
发表于 2025-10-19 09:53: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要重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现在很多宣传材料,诚如许多人说的,都是电脑绘制、打印出来的。一些素质高的作者,还能呈现出精美的画面,但有一些作品,不客气地说,低俗、粗野,不能给人以美感。像学生编制报纸,手工绘画、书写,是可以的。这样可以锻炼人的能力,提高书画水平。实践长才艺,实践出素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2

帖子

2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33
17#
发表于 2025-10-21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树人中学张祖平 于 2025-10-23 08:04 编辑

我读初中时,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几乎是我一人承包的。参加工作后当班主任很多年,我指导学生完成了许多次出黑板报的任务。基于这些深刻的体会,我不赞成学校继续让学生用粉笔出黑板报,理由如下:
一、过程费时费力
现在的黑板报,顶端高约2.5米,宽度为4米多。出黑板报,一般需要五六名学生分工合作:写字、画画、搞卫生等,这需要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也可能影响学习。有些班主任让学生放弃几节“副科”的时间,还不一定能完成任务。负责一点的班主任让学生周末来校“加班”,从头至尾算起来,至少也要半天。如果班主任不在场,学生的效率就大大降低,周一返校后,返工重做不在少数。有些班主任请家长帮忙甚至花钱“外包”,这样就失去了出黑板报的意义。
二、存在安全隐患
如上所述,出黑板报的过程,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班主任不可能时刻盯住每一个动作,学生垫着桌子椅子爬上爬下、桌椅腿脚不稳、地面湿滑等都可能导致摔倒。有些学生在课间争分夺秒出黑板报,也可能被旁边经过的学生“干扰”。现在大部分学生不像以前那样有爬上爬下的“技能”,在校园安全被高度重视的今天,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考量的重要因素。
三、成果不易保存
一幅精美的黑板报,往往随着下一次主题的到来被擦除,除了照片,很难留下实质性的东西。教室的后面,通常是课间的“活跃之地”,人来人往,难免会把黑板报的部分图文蹭掉,再加上梅雨季节和潮湿天气的不利影响,黑板报的“颜值”在过了一两个星期后,就会黯然失色,这对于付出心血的学生来说,未免有些遗憾。为此,有些班主任让学生使用色彩更鲜艳,附着性更强的颜料,尽管评分上去了,但下次清理的时候就大费周章了。
四、观众寥寥无几
以前出黑板报,学生们往往用班主任指定的报纸作为素材。现在,大部分学生用网络来搜索素材。虽然学生先在纸上作图文草稿,但是因为比例不同,最终有些段落篇章因为容纳不下而被舍弃,因此出现“戛然而止”的断句。后来学生觉得自己自由发挥比模仿素材更省事,于是出现了错字病句。黑板报出好以后,除了前来评比的老师匆匆看几眼,很少再有别的师生关注。这种“面向评委的作品”,有错误,无人指出,无人订正,折射出“为评比而生”的尴尬处境,与真正的教育互动脱节。
五、能力提升不大
有些老师认为出黑板报能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但实际上,因为班际之间要评比,出黑板报的学生,往往是排版、书写、绘画的佼佼者。他们的能力,在两三次实践之后,已经固化。黑板报完工后,很少有老师对这些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也尝试过让全班学生轮流出黑板报,但其他学生的作品确实相形见绌。
现在除了学校里,已经看不到黑板报了。如果说以前擅长出黑板报的学生还能在未来的求职中脱颖而出,现在他们可能将“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真要与时俱进地提升学生的能力,指导他们学一些电脑排版、作图更有现实意义。
六、创新展示模式
取消粉笔出黑板报后,可以在黑板上用磁扣固定展示学生的各科作业、试卷和绘画、剪纸、摄影等作品。定期更换,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参与其中,这比“高成本低回报”的黑板报更有张力,更具育人意义。另外,很多学校里的广播台蒙尘已久,如果让学生提前录好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课间或饭点用声音夸夸有各种特长的学生,这样的方式更能锻炼学生。
取消粉笔出黑板报,并非否定美育和集体活动的价值,而是为了在减负的同时,激活学生和班主任的创造力,转向更安全、更高效、更具包容性、也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展示与锻炼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被看见、被听见、被点赞——这应该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

帖子

6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54
QQ
18#
发表于 2025-10-21 20:4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葛永锋 于 2025-10-21 20:48 编辑

要不要出粉笔黑板报?
现在很多学校教室后面已没有黑板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软木板,与黑板差不多大小,要出班刊的话,按照主题学生将图画画在纸上,文案打印好,再用彩色工字钉固定在木板上,便于操作。这此学校肯定是不会出粉笔黑板报的。
还有部分学校的教室后面保留了黑板。因校而异,有的学校是将后面的黑板纳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之中,期初统一布置,一次性搞定,至少能管一个学期,师生们省心省力;有的学校可能是每半个月或每月一个主题,期期要评比、要排名,与班级考核挂钩,若将黑板报视为 “任务式负担”,在任务驱动下,师生们忙于应付,确实会消耗学生精力,倘若评比不公正,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1

帖子

6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54
QQ
19#
发表于 2025-10-21 20:49:59 | 只看该作者
黑板报是传递价值的鲜活窗口,当学校德育处确定主题后,班主任与学生一起搜集资料、选择素材,粉笔黑板报的创作需要排版设计、色彩搭配、字体书写等能力;学生为了让板报更美观,会主动研究构图比例、学习粉笔绘画技巧。通过推荐和自荐,将班级里的“能人”推到前台,能熟练使用电脑,并有一定语言功底的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的学生,硬笔书法比较漂亮的学生,将这些有特长的学生聚在一起,成立黑板报制作团队,假如成员多的话,再分成两个或更多小组,轮流完成刊出任务。
出粉笔黑板报,是一个技术活。每一期开始动手出刊时,我总是嘱咐负责擦黑板的学生,先用软毛黑板擦将粉笔字擦干净,然后用鸡毛掸帚将附在黑板上的粉笔灰拭净,接下来用湿毛巾将黑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抹一遍,等干了后,就可以上图写字。
从擦黑板、搜集、排版、打草稿、绘画、书写到最终完成,整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协作,出黑板报的过程,也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每一次成功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付出。
每次在黑板报刊出完成时,编辑、版式设计、绘图、书写人员在作品前合影留念,将照片和获奖文件放入班级钉钉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

帖子

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4
20#
发表于 2025-10-23 09:09: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黑板报绝不仅仅是墙上的装饰,它是一个微型的、动态的、学生主导的“项目式学习”平台,其育人作用是多维度、立体化的。如,学生从版面规划,专栏如何布局,内容选择,图文如何搭配到工作分配,整个流程就是一个完整的项目策划与管理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 黑板报有利于学生跨学科能力的综合锻炼。黑板报的内容可涉及文学、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是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跨学科融合实践的绝佳机会。如,设置周时事专栏,围绕国家大事、传统节日、校风校纪等主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设计内容,将宏大的价值观和道德要求转化为身边可感可知的故事与画面,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转变,成为德育阵地。 黑板报也可以成为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扇窗,成为学生表达情感、展示个性的窗口。通过设置“心情驿站”、“梦想墙”等小栏目,可以成为学生情绪疏导和心理健康的有益补充。 学生自主编写黑板报是一项“小成本、大收益”的育人活动。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其超越“装饰”之外的深层价值,积极引导其向内容生活化、形式多元化、参与全员化、功能融合化的方向发展,让这一传统的园地,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育人生命力,真正成为赋能学生全面成长的沃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