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树人中学张祖平 于 2025-9-23 08:51 编辑
我觉得 “家务劳动不该纳入学校教育”,这并非否定家务劳动的价值,而是基于对教育分工边界、学校资源局限、家庭责任回归及劳动教育本质的差异化理解。具体理由如下:
一、家务劳动的核心属性是 “家庭生活实践”,其教育价值的实现高度依赖真实的家庭场景, 这与学校教育的 “公共性”、“标准化” 特质存在天然差异。
二、家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特定的场地、工具、安全保障及个性化指导,当前多数学校的资源配置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三、家务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家长通过言传身教传递 “家庭责任”、“生活态度” 的过程。学校主动介入,反而会导致家长产生 “家务劳动该由学校教” 的依赖心理。
四、 “家务劳动教育” 与 “学校劳动教育” 应各司其职:学校的劳动教育应侧重 “社会劳动认知”、“集体劳动协作”(如校园值日、公益劳动等),而家务劳动教育应回归家庭,侧重 “生活技能”和“家庭责任”。
另外,目前有些学校开设了劳动课,布置了家务劳动作业。这些课虽然不是班主任上的,但具体事务可能还是落到了班主任身上,这无疑又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学生在做有些家务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危险,学校或班级统一布置可能因此担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