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话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993|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科读题能力

[复制链接]

4

主题

8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6:3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树人中学张祖平 于 2025-3-20 08:58 编辑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科读题能力
很多语文老师在课堂和家长会上不止一次地讲: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如果语文都没学好,理科的题目你可能都看不懂。
诚然,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作为过来人,作为文科教师,我想很多文科拔尖的理科困难生和家长们一定也有这样的疑问:为何阅读轻松拿捏,写作妙笔生花,看到理科一大段文字材料却心惊肉跳,读了n遍还是一头雾水?这个疑问,值得我们教师好好解答。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2
QQ
推荐
发表于 2025-4-9 20:05:26 | 只看该作者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一个主动的存在,受到兴趣或需求的法则支配,如果他们对于某种活动的自发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激发,活动的效果就无法发挥到极致。
教师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千万不要以为教过就等于学生学会了,教师是学生个人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发生的桥梁与媒介。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是开放的,也是包容的,是优秀学生的课堂,是普通学生的课堂,也是后进生的课堂,是学霸的课堂,也是集特长与短板于一身这样学生的课堂。
在分析具体的例题时,可以让理科审题的“暂时学困生”们,讲一讲对材料理解和分析,说出他们的困惑之处,越具体越好,或者展示思维导图,思维轨迹要尽可能充分“暴露”,越彻底就越有用。然后让相对优秀的学生进行点评和分析,同学在相互倾听、相互对话、相互合作的过程中进行了真实的学习,优秀学生的思维光芒触发和点燃其他学生潜在的光芒,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学习,更多学生的自驱力自动激活,短板开始苏醒,并开始慢慢变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97

帖子

8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05
QQ
推荐
发表于 2025-4-11 10:59:16 | 只看该作者
虽然说“文理不分家”,但是文科强的和理科强的学生思维方式就是不一样的。看到一辆飞驰的列车,文科生会想到:列车在这个忙碌的城市中化身为一到风景线,象征这城市的节奏和时尚;而理科生看到列车则可能会想:列车启动或加速过程汇总设计到的速度与加速度、列车的能量转换以及列车中复杂的控制系统。所以文理各有所长,但是在“应试”的当下,要提高学生的理科读题能力就是需要许多学生转换自己的阅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在“千军万马”中崭露头角,取得好的分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81

帖子

44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5
推荐
发表于 2025-3-19 19:57: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基础越是扎实,与理科背离得越发远!理由很简单,两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是相对的!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78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82
25#
发表于 前天 06: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做理科类题目,同样要多练习,多感受,多总结。接触面广了,积累经验多了,掌握技巧深了,以后碰到题目就容易解答出来。真的无解时,也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知识、能力短板在哪里,在今后学习中努力加以弥补和增强。“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样适合于理科的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512

帖子

353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32
24#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题目多读几遍,明白题目叫我们干什么?然后再按照题意去解题,或者是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去解答。不管怎样,理科题也是逃不出公式定理的运用,就算最深奥、最难搞的题,也是要一步一步的递进解答,逻辑性强。很多理科老师往往都会变式,不止于书上几个习题,这样的话,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也就特别会钻研、爱钻研。这样的学生,练习理科题也就更胜一筹。很多学生学得过于机械,老师讲,能听懂,但自己独立练习,又不会做。这就是不明白题意,或者是独立思考能力不够。现在,都倡导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话,也就能解题了。能让学生想的就让学生想,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操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学生能思考的话,总能读题、解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主题

512

帖子

353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32
23#
发表于 2025-4-22 13:49: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理科题也好,文科题也罢!首先就是要看题,题目要会读,叫我们干什么?如果字也认不到,连题也不会读,也就无事所干,更不要说归纳分析,演绎推理了!一般的讲,文科题读背比重大一些,如比较难点的题型阅读分析,只要多读几遍,文本中也有答案的!而理科题的话,特别是试卷的最后一题的拓展性、奥数性,那的确是比较难,要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为此,不能片面把文理隔开,文是文,理是理,水火不容那就不好!文科生也要逻辑思维,理科生也要多阅读,相辅相成,互相互补可能会更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22#
发表于 2025-4-15 14:58:19 | 只看该作者
学生的理科读题能力培养,本质就是学习力的培养。能不能把题目的意思给理解透彻,想不想把题目先读懂后解决,读懂了题目能不能顺利地解答出来……这当中有一些列的问题,涉及学生学习心理、能力因素以及精神状态。学习动力决定着学生爱不爱读题、解题,如果学习动机明确,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内心是十分渴望读懂题目意思,然后解决问题的。所以,有动力的孩子,老师给予读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关注重点词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核心问题,调用已有经验,按规则、分步骤地解决问题。也有些学生读题很细心,但思维方式不行,头脑内搭建的认知系统不足,不能转化、抽象、推理等,最后还是不能解答问题,我们老师还误以为他读题不够细心,这是有偏差的。所以,理科读题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教师要进行刻苦求索真理的学习精神的教育,持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业目标与规划,结合实例进行学习策略与思维方法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2
QQ
19#
发表于 2025-4-9 09:34:02 | 只看该作者
“无情境,不出题”,新高考中各学科普遍加强了情境化命题,试题设计更贴近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每个材料就是一个情景,首当其冲考查的是考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当学生的解读和转化“情境”的能力得到培养,才能从复杂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
新高考的这些变化,“逼着”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在有效利用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应当挖掘、融通多方资源,在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上,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体系,了解学科本质,特别是偏理的学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建模,拓展视野,激活学习内驱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2
QQ
18#
发表于 2025-4-9 09:32:48 | 只看该作者
新课改新高考以素养导向,致力于培养高阶思维,综观近几年1月份首考和6月份高考的试题,呈现了从“关注知识”到“考查素养”的明显变化。试题不再是考查简单的识记知识,而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强调信息提取与加工、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高阶思维能力。信息提取与加工、语言组织,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语文学科素养,文理融合是大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5

帖子

6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32
QQ
17#
发表于 2025-4-9 09:31:2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而言,文科拔尖的学生,特别是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在审题过程中,能快速阅读试题(练习)中的材料,找准设问主体,结合设问的角度,从题目中发现有用条件,调用储备的知识,并进行逻辑推理,可以从条件推至结论(综合法),也可从结论反推到条件(分析法),然后用准确的专业术语进行描述或进行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